熊王国防熊技

 

在北美房车攀岩旅行时,一不小心就会进入“熊王国”(Bear country)。

优胜美地,笨笨在攀岩接近线路时和一只黑熊擦肩而过;
刚到黄石就远远看到一只熊在河边吃东西;
在大堤顿徒步,看到树林里有一只黑熊宝宝上下爬树,黑熊妈妈就在下面吃东西,
刚开进加拿大,在Waterton国家公园游客中心不远的地方,路边一团棕色的东西在快速移动,居然是一只飞奔的小熊,因为跑得太快,自己还绊倒了,一个前滚翻后继续飞奔进了灌木丛。
班夫国家公园,路边不时就有黑熊在活动。
离开Jasper没多远,路上就有一只被撞死的熊。

真的能感觉自己慢慢进入了它们的世界。

Waterton国家公园,飞奔的小熊

 

在“熊王国”,公园里的Ranger总是不厌其烦的或口头或书面教育大家如何防熊,我们在大堤顿时参加了公园的防熊讲座,慢慢积累起的知识突然让我明白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辛苦的教育游客们。

尤其当美国国家公园的Ranger沉痛的向我们宣布:美国平均每年有14只熊因为攻击过人而被安乐死。那感觉就像是在谴责我们:因为你们的无知,每年害死了14头熊啊!

加拿大也会评估熊的行为,如果它们被认定已经习惯从人类那里获取食物,会变得很具攻击性,可能会被送进监狱,或是被杀死。

你以为他们只是怕你受伤,其实他们更怕你伤着熊!

 

所以,保护游客应该只是防熊重要性的一小方面,或者说那只是最容易让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角度。

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个朋友讲过她和先生在某海岛渡假的故事。他们住的水上屋可以直接下海浮潜,一天发现隔壁一中国游客带了珊瑚上来,先生开始苦口婆心的从环境保护角度教育对方,对方完全没有反应。女生更机灵,说:听说这里摘个珊瑚罚2000美金。吓得对方赶紧把珊瑚扔了。

 

美国国家公园路边提示:减速,野生动物出没


北美(美国,加拿大)最常见两种熊:灰熊和棕熊。

  • 棕熊个大,肌肉更发达;黑熊相比个小。
  • 棕熊脖子后面有一块突起物,很好辨识。黑熊背部最高点在后腿上面。
  •  肉类,植物都属于它们的食物,有时腐尸也吃。

正常情况下,它们不会把人当成食物!

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讲:食物和繁殖是两大禁区,不要在这些地方跟他们产生摩擦,否则不把你当食物也把你当敌人。在加拿大,朋友曾看到报道:更强壮的灰熊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会去攻击黑熊,把它们当成食物。

 

美国大提顿国家公园发放的识别两种熊的宣传页。

上面说从2006年开始,已经有6只熊被人带坏,被执行死刑。

 

加拿大宣传手册上的黑熊描述

加拿大宣传手册上的灰熊描述

 

防熊的第一步就是:避免遭遇到熊

能不见面就别见面了。

美国国家公园有时会把熊活动频繁的区域暂时关闭。而加拿大的一些营地会在外围设上电网,防止大型动物与人接触,并学坏。

各种手册告诉我们:

  • 不要独自一个人去徒步,3,4人以上的团体更安全。因为熊害怕比它大的东西。
  • 如果有小孩,保证小孩在你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活动。
  • 如果带宠物,必须带上链子,跑动的宠物,很容易被当成猎物。宠物逃回你身边时还带回头熊,也挺尴尬的。
  • 接上一条,不要在熊王国里越野跑,这会象宠物一样,被当成猎物。刚听朋友说,前一阵阿拉斯加举办越野跑比赛,选手遇到了熊,落单的一个选手被攻击后身亡。
  • 尽量不要在黄昏之后去徒步,因为那时视线不好,你不容易看到熊,也就不容易采取正确的方式回应。
  • 徒步时,如果遇到视线(比如大片密林,或很多拐角的地方)不好的地方,要主动发出声音,比如拍手,唱歌,熊铃不是特别管用,因为它的声音还不够大。
  • 如果发现熊活动的新鲜证据(脚印,粪便,刨的坑等等),或是莓类茂盛的地方(它们的采食区),要主动离开。

 

加拿大国家公园发放的各种手册,都很长知识


因为一般情况下熊并不会攻击人,所以遇到熊并不一定结果都很可怕。遇到熊时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看到熊,它没看到你。

各种手册告诉我们:

  • 最重要:不要跑
  • 与它保持安全距离(100米),安静、慢慢离开。


第二种情况:熊看到你,你没看到它。

这其实经常会发生,象黑熊喜欢在森林里活动,视野很不好。我们上次看到黑熊和黑熊宝宝时,如果不是其它游客指点,我们其实很难发现它们。

各种手册告诉我们:

  • 熊最不喜欢意外遭遇到人。就是被人吓着。所以我们拍手,唱歌,只是为了告诉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熊:我来了,我是人类,不是食物,我也不抢你的吃的。
  • 熊一旦注意到人时,一般都会主动躲开。


 

第三种情况:你俩相互都看到了对方。

各种手册告诉我们:

  • 保持距离。像熊,狼,豹子这种动物的安全距离是:100米。糜鹿,驼鹿,大角羊等动物的安全距离是:30米。近距离会容易让它们感受到来自你的威胁。
  • 如果距离很近,一定不能跑!只要你跑,熊的反应就是:哇,是猎物,追!
  • 不要与熊对视,会让它们感受到威胁。加拿大防熊手册上说:你可以跟熊说话,语气要平和,友好。这样熊就能知道:OH,它是人,不是食物。
  • 如果你看到了小熊宝宝,一定不要轻举妄动,虽然它们很可爱,但它们身旁一般都有保护欲极强的熊妈妈。就是说:逗熊孩子和打熊孩子下场都会很惨。如果看到熊宝宝,你需要做的是观察熊妈妈,从它的举动来判断:你是不是已经让她感觉到了威胁。
  • 准备好你的防熊喷雾,放在手里,准备使用。
  • 观察熊的活动路径,因为在熊没把你当食物或受到你的威胁的时候,它挺烦你的,会想躲开。你不要挡着它的撤退路径。
  • 如果一切都正常,你的选择就是:慢慢,安静的后退,达到安全距离后,撤出这个区域。然后向公园Ranger报告,你在什么位置,遇到了什么动物。

 

野生驼鹿

 

路上的野牛

 

比较坏的情况,你遇到熊,熊有点儿不开心,或者不确认你是什么。

各种手册告诉我们:

  • 最重要的事:不要跑!
  • 另一件很重要的事:保持冷静
  • 如果你们有几个人,围成一团,把小朋友放在中间。这样能让你们看起来比较大。
  • 如果你有背包,不要放下背包,因为背包在被攻击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不要觉得自己不背包能跑得快点。背不背包熊都能追上你,要对它有信心。
  • 熊有可能会试探性的走向你,但也并不意思着会攻击你。这个尺度很难掌握。但必须保持冷静,还是:不要跑。
  • 如果熊走到离你很近的地方还是没有停下来,你可以使用防熊喷雾了,这个东西主要成份就是熊不喜欢的胡椒。Ranger告诉我们:不要朝熊脸上喷,会伤害到熊的眼睛,让它丧失野外生存能力。我们要吓走它,而不是伤害它。正确的方向是略向地面。
  • 大多数情况下,熊遇到防熊喷雾都会躲开。如果没有,你要把双手放在脑后,脸朝下趴在地上装死。熊也许扒拉扒拉你,看你没反应就走开了。
  • 最后:装死的时候如果熊开始拖拽你,那表示它已经把你当成食物,你就可以开始反击了。尽全力反击吧,这样也许会吓他一跳,而放开你。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里的桥:专门给野生动物过马路用的,据说它们挺喜欢。朋友说一座几百万加币吧。
 

如果熊并没有把人类列入食谱,那它们为什么要攻击人?

我学习后的理解是:人类教坏了熊,害了自己,最后又害死了熊。

上面所提及的美加两国各种手册上对于人类行为的指导主要是为了:避免让熊或它的宝宝感受到人类的威胁,从而对人发起进攻。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需要避免:不要让熊把人类和食物联系起来。如果它们从人类那里得到过食物,就会把人类和食物渠道相关联,而为了得到食物,它们会变得非常具有攻击性。


各类手册告诉我们:

  • 熊的嗅觉非常灵敏,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气味
  • 熊会把所有有气味的东西当成食物:人类的所有食物,带有食物残渣的东西,护肤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牙膏,香皂,洗发水,洗涤灵,洗衣液等等)
  • 不要用食物或模拟动物叫声来吸引他们。它们需要保持对人类的警惕和畏惧。如果它们知道站在马路上就可以从人类那里得到食物,那它们会因为食物而攻击人类。另外:经常站马路边上,容易被车撞着。美国国家公园里Ranger经常站在路上拦车,因为有野生动物要过马路。
  • 如果你在开车时遇到野生动物,要减速让行,并打灯示意其它车辆注意。围观时间不要过长,避免交通堵塞和让野生动物养成习惯,见上一条。
  • 在营地的时候,如果你要离开,所有食物必须放在防熊箱里。美国规定也不可以将食物放在普通车里(房车除外),但加拿大则允许放在普通车后备箱里;两国都不允许将食物放在帐篷里,熊很容易毁坏帐篷得到食物。冷藏箱不管是空的,还是装有食物都不允许放在外面。垃圾,用过的食物包装,没洗的餐具,宠物食品,饮料瓶子这些都不可以放在无人的营地。
  • 如果你去攀岩,在起步点不留下任何熊定义的食物(见第2条)。以后起步点没村民收费,老有饿熊,也挺闹心的。优胜美地一些岩场的起步点会有防熊箱。

位于熊国王里的美国国家公园,都会有防熊讲座,非常好。图为:笨笨正在试用防熊喷雾

 

大提顿公园的Ranger提到,优胜美地的熊就是坏典型,已经被人带的会砸车玻璃。

为了说明熊有学习能力,他还讲了两个故事:

1,熊妈妈带着熊宝宝遇到人,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人已经趴在地上,但熊妈妈用行动给熊宝宝示意:人,并不是都要去杀掉的。最后带着宝宝离开了。人活下来了。

2,有些地方会告诉徒步者,当你在野外露营时,可以把食物挂到树上来防熊。这个Ranger说,他观察到,曾经有熊妈妈让熊宝宝爬上树去取食物,熊宝宝马上学习了新技能。安全的方法是使用防熊罐存储食物。

人类通过学习,限制自我的行为而减少对自然环境(很多都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的冲击,保护了它们,也就保全了我们自己。

 


我们还要继续深入熊的王国,向加拿大北方和阿拉斯加进行,希望熊和熊孩子能不介意我们经过它们的领地。

 

最后友情提示:

  • 国家公园里的各种小册子都很长知识,有机会可以自己学习一下。
  • 环境在变,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在变,不排除各种规则在不断修改中。所以来到新环境,学习,尊重,保护,是我们人类应该做的。

Leave a Reply